名刺

我的相片
唐國京兆府萬年縣青龍坊一尾迷途胖金魚 先後於國姓爺大學、賠款大學主修時空資訊工程 自認為不成才歷史學家、三流小說家與還算入流美食家。 已出版著作:《清宮 紅塵盡處》、《拍翻御史大夫》與《蘭陵公主》

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

[歷史普及] 隨口說說刺青

今天聽到周華健的新歌花繡「不及那一身花繡,貼著身兒,伴君四海逍遙遊」,就想到刺青這件事來了。

刺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,在漢魏之際,刺青是一種刑罰(黥刑),但是是刺在臉上。或許是這種被昭示為out-law的印記,促使刺青變成江湖俠客表達對官府抗拒的方式。

唐代有一個京兆尹為了整頓治安,乾脆用紋身去抓人,有紋身的通通抓起來殺掉(水炮方神加強版?),有一個試圖挑釁他的江湖中人,索性在身上刺了「生不畏京兆尹,死不畏閻羅王」,但是......這麼唱秋還是敵不過國家暴力,最後被抓起來殺掉了.......

到了宋代,這種風氣進到軍中,也或許當時軍人的地位比較低,一些法外之徒比較會選擇從軍這條路,因此以刺青顯示武勇的軍人也不少,岳飛就是其中之一,當然他那個無師自通就會刺青的媽媽也滿強悍的。在北宋的下層社會中,江湖藝人、摔角手等也常常有刺青,也有刺青店,稱為錦體社。 不過,我們這裡說的是北方的傳統,在南方從春秋以來早有紋身之俗,但是在漢魏之後,似乎就不太明顯,唐宋以後,南方的紋身傳統或許與下層社會合流,成為另一種庶民的文化。南宋的紀錄中,便說每到錢塘大潮時,當地就有許多善泳會水的弄潮兒手持紅旗衝入大潮中,以旗尾不濕為競技的標準。或許是顯示自己的武勇,也或許是在大浪中不易辨別,這些弄潮兒會在身上刺青,這個場景與現代的衝浪也相去不遠吧?不過,遭遇大潮畢竟是件很危險的事,這些弄潮兒當然不太可能是北方來的官宦子弟,因此,刺青仍屬下層社會的活動是無疑的。

把刺青(差點寫成刺身....)與法外之徒連結起來的思維,也延續到明清、甚至現代,水滸傳中至少有四人以刺青聞名,最有名的當然是水滸傳中的人氣王燕青,「中有一人名燕青,花繡遍身光閃爍。鳳凰踏碎玉玲瓏,孔雀斜穿花錯落」。

燕青的刺青有一個段落,我想可能是所有水滸女性讀者的夢想,作者你好死相啊!!!╰(# ̄▽ ̄#) > 羞

【數盃之後,李師師笑道:『聞知哥哥好身文繡,願求一觀如何?』燕青笑道:『小人賤體雖有些花繡,怎敢在娘子跟前揎衣裸體!』李師師說道:『錦體社家子弟,哪裡去問揎衣裸體。』

三回五次,定要討看。燕青只的脫膊下來。李師師看了,十分大喜。把尖尖玉手,便摸他身上。燕青慌忙穿了衣裳。李師師再與燕青把盞,又把言語來調他。】

除了燕青、史進和魯智深外,在佐竹靖彥先生的《梁山泊》一書中,考證了一零八好漢中的扈三娘外號的「一丈青」,認為扈三娘之所以稱為一丈青,是她身上亦有刺青,而且是蜿蜒遍體。

然而到了今日,刺青還是會被污名化,認為是幫派份子的印記,所幸有一些不願意被污名化的紋身藝術家與模特兒,仍在努力地改變這種印象,讓刺青可以成為人們呈現自已的一種方式。